农业概况 |
发布时间:2023-08-30 阅读次数:421 |
临沂素称沂蒙,位于鲁东南,地处北纬34度至36度世界优质农产品黄金产业带,是国家重要的粮油、果菜、畜产品供应基地,是全国首个、全省唯一的国家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。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、中国桃业第一市、中国食品之都、中国肉类产业之都、全国农机化示范市等称号。2022年,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锚定“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”目标,践行弘扬沂蒙精神,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先行战略,加快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,绘就了一幅实力的、农民的、活力的、宜居的、奋进的“五个乡村”幸福画卷。 实力的乡村越筑越强。抓实产业发展,《农民日报》头版头条专题报道我市乡村产业振兴工作,“生态沂蒙山 优质农产品”在央视一套展播。2022年,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达到969万亩、418万吨,生猪存栏量(397万头)、家禽出栏量(10亿羽)、饲料产量(936万吨)和肉蛋奶产量(297万吨)稳居全省第一。屠宰加工、粮油加工、蔬菜、蜜桃、食品、饲料和预制菜“6+1”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壮大,产值跃上千亿级。全市食品产业总产值超1500亿元。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,新增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,建成首批“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”2个,兰陵县成功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。 农民的乡村越筑越富。抓好合作社建设,扶持250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,培育20万名高素质农民,数量全省第一。坚持乡村振兴是为农民而兴,不断探索“强村富民”新路径,全市行政村集体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省前列。深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扎实推进8个省级、6个市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,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7.5万个,持续保障14.3万户、23.2万名已脱贫人口不返贫。 活力的乡村越筑越新。抓细文旅融合发展,积极探索房车露营、创意农业、非遗手造等新业态,创新开发“激活蒙山旅游”模式,成功打造“沂蒙乡愁”民宿品牌。国家级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顺利通过中期验收,涉农贷款余额3400亿元,有效推动农产品和服务“进城入市”、城市各类要素和消费“上山下乡”。 宜居的乡村越筑越靓。抓紧“百村示范千村整治”工作推进,以村美、路美、水美、田美、院美和产业好、效益好、机制好、班子好“五美四好”为标准,集中打造100个示范村、提升1000个整治村,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高质量完成145个美丽宜居乡村安置区建设任务,新建9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。费县入选“四好农村路”全国示范县。莒南县成为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。 奋进的乡村越筑越实。抓牢“四雁工程”落地落实,制定印发《关于深化实施“四雁工程”的指导意见》,配套出台40条支持措施,奋力打造“头雁领航、归雁反哺、鸿雁丰翼、雁阵齐飞”的临沂“四雁工程”品牌。优选“兵支书”、青支书等优秀‘头雁’163名,选树8163名“乡村好青年”,有序引导1800名人才回乡创业任职,培育各类“鸿雁人才”2万名。深化乡村文明行动,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和清廉村居建设,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农村“内秀外美”全面推进。 |
版权所有:临沂市农业农机信息网 维护:临沂市农业农机信息网
网站地图
E-mail:theme@theme.com 电话:0539-55896523